新聞媒體

最新

新聞

活動

電子報

成功案例

2018.09.17

基於社區發展的視角看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與挑戰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Taiwa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作者/和平整合資訊 系統整合事業部顧問 吳憲明?

多年來,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一直著眼於追求利潤,而不關注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只有在經濟開始放緩之後,社會才逐漸看到一個基於社會企業概念的新趨勢和社區自給自足以解決社會問題的培養,它的成功實施對台灣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社區工業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為本,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社區行業投資於經濟活動,並為可持續社區以及社會,環境,文化,金融和其他發展創造多重利益。從早期的“生產和福利建設”到“新家鄉總體建設政策”,台灣重視當地固有的產業激活,如建立本地工業交流中心,地方工業可持續發展機制建設,地方特色小型社區企業以及經濟計劃,其中包括勞工委員會自2001年以來推出的“可持續就業希望工程”和“多元就業發展計劃”。所有這些工作都集中在關於建設和發展社區產業,有關部門期待社區行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活力和社區利益。本文在對社會企業文獻進行回顧的基礎上,從商業化的經濟學視角和社會創新的社會視角出發,引導中小型社區企業適應商業模式的發展,解決面臨的質量危機非營利組織和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設計非營利和互助機制,可以獲得扶貧成果。與常規企業類似,SE可能遇到具有挑戰性的商業環境,並且還必須具備承擔商業風險的能力。具體來說,社企在實現經濟目標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實現社會使命的雙重目標。

台灣地區商業銀行資訊安全戰略實踐研究
鐵雲科技獲邀參加NATIA Conference 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我們的隱私及Cookie政策提供更多關於cookies使用及停用的相關資訊。

我接受